欢迎登录河北食品网!服务热线0311-88616684
ad
首页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下一页】 【上一页】

总局关于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的公告 (2016年第123号)

发表时间:2019-04-04


总局关于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的公告

2016年第123号)

为保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工作顺利开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包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附件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要求(试行)》(附件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附件3)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生产企业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附件4),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特此公告。

附件: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

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要求(试行)

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

4.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生产企业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6713

 


 

附件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材料

项目与要求(试行)

 

一、申请材料的一般要求

(一)申请人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网站(www.bjsp.gov.cn)进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系统,按规定格式和内容填写并打印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附表1)、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附表2)、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变更注册申请书(附表3)、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变更注册申请书(附表4)、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延续注册申请书(附表5)、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延续注册申请书(附表6)。

(二)申请人应当在注册申请书后附上相关申请材料,相关申请材料中的每项材料应当按照申请书中列明的所附材料顺序排列,并将申请材料首页制作为材料目录。整套申请材料应装订成册,并有详细目录。

(三)每项材料应有封页,封页上注明产品名称、申请人名称,右上角注明该项材料名称。各项材料之间应当使用明显的区分标志,并标明各项材料名称或该项材料所在目录中的序号。

(四)申请材料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中文不得小于四号字,英文不得小于12号字),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五)除注册申请书和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外,申请材料应逐页或骑缝加盖申请人公章或印章,公章或印章应加盖在文字处。加盖的公章或印章应符合国家有关用章规定,并具法律效力。

(六)申请材料中填写的申请人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内容应当与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中相关信息一致,申请材料中同一内容(如申请人名称、地址、产品名称等)的填写应前后一致。加盖的公章或印章应与申请人名称一致。申请注册的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如有英文名称,其英文名称与中文名称应当有对应关系。

(七)申请材料中的外文证明性文件、外文标签说明书,以及外文参考文献中的摘要、关键词及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内容应译为规范的中文。

(八)申请人应当同时提交申请材料的原件、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复印件和电子版本由原件制作,并保持完整、清晰,复印件和电子版本的内容应当与原件一致。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产品注册申请材料提交原件1份、复印件7份;产品变更注册申请材料提交原件1份、复印件4份;产品延续注册申请材料提交原件1份、复印件4份。

审评过程中需要申请人补正材料的,应分别按产品注册申请、变更注册申请或延续注册申请规定的申请材料数量提交原件和复印件。

2.各项申请材料应逐页或骑缝加盖申请人公章或印章,并扫描成电子版上传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系统。

二、产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及要求

(一)产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

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

2.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3.生产工艺材料;

4.产品标准要求;

5.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6.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7.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8.其他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9.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还应当提交临床试验报告;

10.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11.其他相关材料。

(二)产品注册申请材料要求

1.注册申请书

1)产品名称包括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申请注册的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还可标注英文名称,英文名称应与中文名称有对应关系。

2)通用名称应当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指产品形态、食品分类属性等),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中规定的分类(类别)名称或者等效名称。

3)商品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可以采用商标名称、牌号名称等。产品的商品名称不得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保健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名称相同。

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1 \* GB3 \* MERGEFORMAT 对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概述;

= 2 \* GB3 \* MERGEFORMAT 产品曾经不予注册的,对相关情况及原因进行说明。

2.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1)产品配方

= 1 \* GB3 \* MERGEFORMAT 提供每1000g(克)、或每1000ml(毫升)、或每1000个制剂单位产品中所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名称和用量(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用量需要折算时,应当说明折算方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属于复合配料的,应逐一列明各组分名称,并折算成在产品中的用量。

= 2 \* GB3 \* MERGEFORMAT 配方中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使用规范的标准名称。

= 3 \* GB3 \* MERGEFORMAT 列表标示每100g(克)和(或)每100ml(毫升)以及每100kJ(千焦)产品中的能量(kJkcal)、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含量;选择性标示每份产品中的能量(kJkcal)、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含量。当用份标示时,应标明每份产品的量。

= 4 \* GB3 \* MERGEFORMAT 能量、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种类和限量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规定,不得添加标准中规定的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 5 \* GB3 \* MERGEFORMAT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添加经卫生计生委批准的新食品原料等其他物质的,应当提供该原料在产品声称的适用人群中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食用安全性依据,表明该原料食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科学文献资料,以及该原料在产品声称的适用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评价资料。

= 6 \* GB3 \* MERGEFORMAT 作为非营养成分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申请人应当结合临床实际、目标人群的特殊性与产品工艺必要性等情况,提供相应的安全性材料。

    (2)产品配方设计及依据

申请人对产品的配方特点、配方原理或营养学特征进行描述或说明。提供产品能量和营养成分特征,适用人群,产品配方中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和使用依据,产品各组分含量确定依据,表明产品食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科学文献资料和试验研究资料等。

3)产品研发报告

= 1 \* GB3 \* MERGEFORMAT 对产品研发目的、研发情况和主要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包括:

A.产品配方筛选过程。

B.适用人群确定依据。

C.生产工艺研究材料,主要包括工艺设计、工艺过程、工艺验证等内容。如产品形态选择、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确定的试验数据和科学文献依据,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够保证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说明,对拟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工艺验证和偏差纠正的工艺验证材料等。

D.产品标准要求制定过程及技术要求中各指标限量制定依据。

E.包装材料和容器选择依据,包装材料和产品的相容性研究资料。

F.标签、说明书制定依据等。

= 2 \* GB3 \* MERGEFORMAT 对产品稳定性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申请人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开展稳定性研究并提交研究材料,包括:

A.试验样品的名称、规格、批次和批产量、生产日期和试验开始时间。

B.不同种类稳定性试验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等。

C.包装材料名称和质量要求。

D.稳定性研究考察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

E.以表格的形式提交研究获得的全部分析数据,并附相应的图谱。

F.各考察点检测结果,并以具体数值表示。其中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应标示其与首次检测结果的百分比。计量单位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不宜采用符合要求等表述。在某个考察点进行多次检测的,应提供所有的检测结果及其相对标准偏差(RSD)。

G.产品在贮存期内存在的主要风险、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和表现,产品稳定性试验种类选择依据,不同种类稳定性试验条件设置、考察项目和考察频率确定依据,稳定性考察结果与产品贮存条件、保质期、包装材料及产品食用方法确定之间的关系,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试验结论。

= 3 \* GB3 \* MERGEFORMAT 产品研究合理性和临床使用必要性的综述,产品上市获益与风险的全面评估材料,以及该产品或同类产品生产、上市销售及使用情况。

3.生产工艺材料

1)生产工艺简图,注明相关技术参数。

2)生产工艺说明,详细描述生产工艺步骤,如预处理、投料、制备、灭菌、包装等,提供各工艺步骤技术参数。

3)对生产场所和所用设备的说明,如生产车间的洁净度级别、温湿度要求、设备名称和型号等。

4)阐明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提供质量控制措施。

5)不同品种的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时,提供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及相关材料。

4.产品标准要求

1)产品标准要求应当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2)产品标准要求内容包括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前言)、规范性一般要素(标准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技术要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规范性附录)以及质量要求编写说明等。

3)产品技术要求内容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名称及质量要求,感官要求,能量、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限量,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依据产品特性需要增订的其他指标限量(如pH值、黏度、水分含量、渗透压、相对密度、总固体、沉降体积比),净含量和规格,产品适用人群,保质期等。

= 1 \* GB3 \* MERGEFORMAT 所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等级和质量要求应当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或)相关规定,或者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安全性指标和(或)相关规定。无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申请人应提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质量要求及使用依据。申请人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负责。

= 2 \* GB3 \* MERGEFORMAT 产品配方中含有或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的可选择成分,产品标准要求中应标示其含量且应符合相应产品类别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 3 \* GB3 \* MERGEFORMAT 产品配方中选择性添加了L-氨基酸时,产品标准要求中不强制要求标注所添加的氨基酸种类及用量,其含量可用蛋白质(等同物)、氨基酸总量等标示。

= 4 \* GB3 \* MERGEFORMAT 除上述一般要求外,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中可能含有的危害成分,应检测其含量,并在产品标准要求中制定限量指标。

= 5 \* GB3 \* MERGEFORMAT 各指标限量及检测方法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营养素、可选择成分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规定检测方法的,申请人自行提供检测方法及方法学验证资料,检验方法应当具有专属性并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等相关要求。

= 6 \* GB3 \* MERGEFORMAT 净含量和规格应符合相关规定。

= 7 \* GB3 \* MERGEFORMAT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的适用人群应为患有特定疾病且无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的人群。

5.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1)产品标签、说明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标注,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对应的内容应当一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要求。

    (2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和说明书。产品已经在生产国家(地区)上市销售的,除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以外,还应提供上市使用的说明书、包装、标签实样,及其中文译本,并确保中文译本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一致性。如产品未在生产国家(地区)上市销售,可不提供。    

6.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1)三批试验样品包括产品标准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的检验报告。

2)试验样品稳定性检验报告。

3)可能涉及的其他检验报告。

试验样品应在满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及商业化生产条件下生产,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应与注册申请材料一致,包装材料和产品包装规格应与拟上市产品一致。

三批试验样品检验报告由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注册审评过程中食品审评机构不再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抽样检验。

7.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1)研发能力证明材料

包括姓名、毕业院校、学历、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等内容的研发人员基本情况表。研发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文件应当明确规定研发机构职责、权限等。研发机构配备的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清单,与产品研发有关的材料,发表的有关论文、专著、获得的专利等。

2)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与产品生产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基本情况表;生产场所的主要设施、设备清单;生产企业执行按照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建立的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证明材料;申请人具备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国家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逐批检验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检验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检验仪器清单及相关检验报告等。

8.其他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1)与研发有关的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包括国内外专业医学、营养学论著及相应的科学文献或临床试验研究数据等。材料涉及的受试人群应与申请注册产品适用人群具有可比性;受试产品与申请注册产品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和适用人群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2)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申请注册时,提交的产品生产国(地区)或者国际组织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的技术法规或者标准等。

9.临床试验报告

1)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的,应当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进行临床试验,并出具临床试验报告。

2)产品申请注册时,除临床试验报告外,申请人还需提交临床试验相关材料,包括国内和(或)国外临床试验材料综述、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用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临床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伦理委员会批准意见、知情同意书模板、数据管理计划及报告、统计分析计划及报告、锁定数据库光盘等。

10.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1)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2)产品含注册商标的,应提供国家商标注册管理部门批准的商标注册证书复印件,商标使用范围应符合要求。商标注册人与申请人不一致的,应提供申请人可以合法使用该商标的证明文件。

3)申请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应提交以下证明性文件:

= 1 \* GB3 \* MERGEFORMAT 产品生产国(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出具的境外申请人为境外生产企业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及其中文译本。

= 2 \* GB3 \* MERGEFORMAT 产品生产国(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出具的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复印件文件及其中文译本,产品未上市销售的,可不提供。

= 3 \* GB3 \* MERGEFORMAT 该产品生产企业符合相应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或)相应质量管理体系的证明材料。

= 4 \* GB3 \* MERGEFORMAT 由境外申请人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交《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 5 \* GB3 \* MERGEFORMAT 境外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项的,应当提交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中文译本,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授权委托书中应载明出具单位名称、被委托单位名称、委托申请注册的产品名称、委托事项及授权委托书出具日期。授权委托书的委托方应与申请人名称一致。

申请人应当确保译本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一致性。

11.其他相关材料

1)产品商品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产品配方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保健食品配方不重叠的检索说明。

2)与注册产品相关的专利情况及其权属状态说明,以及对他人已取得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3)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如未在生产国家(地区)上市销售,应当提供产品未上市销售相关情况说明。

    (4)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如物料生产企业的主体登记证明文件、销售发票、出厂及入厂检验报告复印件等。

5)产品不予注册后重新提出注册申请的,提交原产品不予注册决定书复印件。

三、变更注册申请材料项目及要求

(一)一般材料项目及要求

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变更注册申请书。

2.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复印件。

3.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4.产品已经生产销售的证明材料或产品未经生产销售的情况说明。

5.变更事项的具体名称、理由及依据。

6.申请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变更注册,由境外申请人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交《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境外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项的,应当提交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中文译本,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申请人应当确保译本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一致性。

授权委托书中应载明出具单位名称、被委托单位名称、委托申请注册的产品名称、委托事项及授权委托书出具日期。授权委托书的委托方应与申请人名称一致。

7.变更后的产品标签、说明书,生产工艺材料等与变更事项内容相关的注册申请材料。

(二)其他材料项目及要求

1.产品名称的变更申请,还应提交拟变更后的产品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保健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

2.申请人名称或地址名称的变更申请,还应提交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所在国家(地区)有关机构出具的该申请人名称或地址名称变更的证明性文件。

3.变更产品配方中作为非营养成分的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载明的有关事项,生产工艺再优化等,还须提交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资料,变更后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产品标准要求等未发生实质改变的证明材料,以及按拟变更后条件生产的三批样品稳定性检验报告。

(三)涉及变更的其他要求

涉及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可能影响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事项的变更,应按新产品注册要求提出变更注册申请。

四、延续注册申请材料项目及要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或进口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延续注册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延续注册申请书。

(二)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复印件。

    (三)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

    (五)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

(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跟踪评价情况,包括五年内产品生产(或进口)、销售、抽验情况总结,对产品不合格情况的说明,以及五年内产品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总结等。

(七)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载明事项等内容与上次注册内容相比有改变的,应当注明具体改变内容,并提供相关材料。

(八)产品注册申请时承诺继续完成的完整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材料。

(九)申请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延续注册,由境外申请人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交《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境外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项的,应当提交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中文译本,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申请人应当确保译本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一致性。

授权委托书中应载明出具单位名称、被委托单位名称、委托申请注册的产品名称、委托事项及授权委托书出具日期。授权委托书的委托方应与申请人名称一致。

 

附表:1.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

2.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

3.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变更注册申请书

4.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变更注册申请书

5.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延续注册申请书

6.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延续注册申请书

 


附表1

 

受理编号:国食注申TY

受理日期:                 

 

 

 

 

 

 

 


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注册申请书

                       

 

 

 

 

 

产品名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

 

 

填 写 说 明

 

1.申请人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网站(www.bjsp.gov.cn),按规定格式和内容填写并打印本申请书。

2.本申请书及所有申请材料均须打印。

3.本申请书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4.填写本申请书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申请与受理规定。

未按要求申请的产品,将不予受理。

 

 

 

 

 

 

 

 

 

 

 

 

申请事项

产品类别

□ 全营养配方食品            □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

□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 无乳糖配方或低乳糖配方

□ 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        □ 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

□ 母乳营养补充剂            □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

□ 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      

产品情况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组织状态

 

净含量和规格

 

申请人

企业名称

 

□申请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申请人组织机构代码

 

申请人地址

 

申请人联系方式

 

法定代表人

 

生产地址

 

通讯地址

 

注册申请联系人

 

注册申请联系人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报单位保证书

本产品申报单位保证:1.本申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2.申请书内容及所附材料均真实、来源合法,未侵犯他人的权益。其中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均为本产品所采用的方法和由检测本产品得到的试验数据。一并提交的电子文件与打印文件、复印件内容完全一致。如查有不实之处,我们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后果。

 

 

 

 

 

                                                                  

          申请人(签章)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签字)

                               

 

 

 

 

 

所附材料(请在所提供材料前的□内打“√”)

□ ⑴ 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

□ ⑵ 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 ⑶ 生产工艺材料;

□ ⑷ 产品标准要求;

□ ⑸ 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 ⑹ 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 ⑺ 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 ⑻ 其他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 ⑼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申请应提交的临床试验报告;

□ ⑽ 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 ⑾ 其他相关材料。

 

 

 

 

 

 

 

 

 

 

 

 

 


附表2

 

 

受理编号:国食注申TY

受理日期:                 

 

 

 

 

 

 

 


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注册申请书

 

 

 

 

 

       产品名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


 

填 写 说 明

 

1.申请人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网站(www.bjsp.gov.cn),按规定格式和内容填写并打印本申请书。

2.本申请书及所有申请材料均须打印。

3.本申请书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4.填写本申请书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申请与受理规定。

未按要求申请的产品,将不予受理。

 

 

 

 

 

 

 

 

 

 

 

 

 

申请事项

产品类别

□ 全营养配方食品            □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

□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 无乳糖配方或低乳糖配方

□ 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        □ 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

□ 母乳营养补充剂            □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

□ 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      

产品情况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组织状态

 

净含量和规格

 

申请人

企业名称

中文

 

英文

 

申请人国家/地区

中文

 

英文

 

申请人地址

 

申请人联系方式

 

生产地址

 

境内申报机构名称

 

境内通讯地址

 

境内注册申请联系人

 

境内注册申请联系人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报单位保证书

本产品申报单位保证:1.本申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2.申请书内容及所附材料均真实、来源合法,未侵犯他人的权益。其中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均为本产品所采用的方法和由检测本产品得到的试验数据。一并提交的电子文件与打印文件、复印件内容完全一致。如查有不实之处,我们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后果。

 

 

 

 

 

 

                                                                     

         申请人(签章)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签字)

                                       

 

 

 

                                                                      

      境内申报机构(签章)           境内申报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字)

                                     

 

 

 

 

 

 

所附材料(请在所提供材料前的□内打“√”)

□ ⑴ 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

□ ⑵ 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 ⑶ 生产工艺材料;

□ ⑷ 产品标准要求;

□ ⑸ 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 ⑹ 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 ⑺ 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 ⑻ 其他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 ⑼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申请应提交的临床试验报告;

□ ⑽ 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 11 \* GB2 其他相关材料。

  

 

 

 

 

 

 

 

 

 

 

 

 


附表3

 

理编号:国食注更TY

受理日期:             

 

 

 

 

 

 

 


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变更注册申请书

 

 

 

 

 

 

      产品名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

 

填 写 说 明

 

1.申请人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网站(www.bjsp.gov.cn),按规定格式和内容填写并打印本申请书。

2.本申请书及所有申请材料均须打印。

3.本申请书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4.填写本申请书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申请与受理规定。

未按要求申请的产品,将不予受理。

 

 

 

 

 

 

 

 

 

 

 

 

申请事项

申请变更事项

  产品名称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名称            产品配方

  生产工艺                产品标签、说明书

  其他         

产品情况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组织状态

 

净含量和规格

 

注册号

 

有效期至

       

申请变更内容

 

 

原批准的相应内容

 

 

申请变更理由

 

最近一次变更申请情况

受理编号:              

申请变更内容:

申请最终状态:

□ 准予变更  □ 自行撤回  □ 不予变更

 

申请人

申请人名称

 

申请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申请人地址

 

申请人联系方式

 

法定代表人

 

生产地址

 

通讯地址

 

注册申请联系人

 

注册申请联系人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报单位保证书

 

本产品申报单位保证:1.本申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2.申请书内容及所附材料均真实、来源合法,未侵犯他人的权益。其中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均为本产品所采用的方法和由检测本产品得到的试验数据。一并提交的电子文件与打印文件、复印件内容完全一致。如有不实之处,我们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后果。

 

 

 

 

 

 

 

 

 

 

                                                              

      申请人(签章)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签字)

                                        

 

 

 

 

 

 

 

 

 

所附材料(请在所提供材料前的□内打“√”)

□ ⑴ 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变更注册申请书;

□ ⑵ 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复印件;

□ ⑶ 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 ⑷ 产品已经生产销售的证明材料或产品未经生产销售的情况说明;

□ ⑸ 变更事项的具体名称、理由及依据;

□ ⑹ 变更后的产品标签、说明书、生产工艺材料等与变更事项内容相关的注册申请材料;

□ ⑺ 其他申请材料。

 

 

 

 

 

 

 

 

 

 

 

 

 

 

 

 


附表4

 

理编号:国食注更TY

受理日期:             

 

 

 

 

 

 

 


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变更注册申请书

 

                       

 

 

 

        产品名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


 

填 写 说 明

 

1.申请人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网站(www.bjsp.gov.cn),按规定格式和内容填写并打印本申请书。

2.本申请书及所有申请材料均须打印。

3.本申请书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4.填写本申请书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申请与受理规定。

未按要求申请的产品,将不予受理。

 

 

 

 

 

 

 

 

 

 

 

 

 

申请事项

申请变更事项

  产品名称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名称          产品配方

  生产工艺              产品标签、说明书

  其他     

产品情况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组织状态

 

净含量和规格

 

注册号

 

有效期至

     

申请变更内容

 

 

原批准的相应内容

 

 

申请变更理由

 

最近一次变更申请情况

受理编号:              

申请变更内容:

申请最终状态:

□ 准予变更  □ 自行撤回  □ 不予变更

申请人

企业名称

中文

 

英文

 

  申请人国家/地区

中文

 

英文

 

申请人地址

 

申请人联系方式

 

生产地址

 

境内申报机构名称

 

境内通讯地址

 

境内注册申请联系人

 

境内注册申请联系人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报单位保证书

 

本产品申报单位保证:1.本申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2.申请书内容及所附材料均真实、来源合法,未侵犯他人的权益。其中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均为本产品所采用的方法和由检测本产品得到的试验数据。一并提交的电子文件与打印文件、复印件内容完全一致。如有不实之处,我们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后果。

 

 

 

 

 

 

                                                                    

         申请人(签章)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签字)

                                     

 

 

                                                                      

        境内申报机构(签章)         境内申报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字)

                                     

 

 

 

 

 

 

 

 

所附材料(请在所提供材料前的□内打“√”)

□ ⑴ 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变更注册申请书;

□ ⑵ 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复印件;

□ ⑶ 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 ⑷ 产品已经生产销售的证明材料或产品未经生产销售的情况说明;

□ ⑸ 变更事项的具体名称、理由及依据;

□ ⑹ 变更后的产品标签、说明书、生产工艺材料等与变更事项内容相关的注册申请材料;

□ ⑺《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或者境外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项的,应当提交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中文译本,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 8 \* GB2 \* MERGEFORMAT 其他申请材料。

 

 

 

 

 

 

 

 

 

 

 

 

 


附表5

 

受理编号:国食注延TY

受理日期:            

 

 

 

 

 

 

 


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延续注册申请书

                       

 

 

 

 

 

产品名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

 

填 写 说 明

 

1.申请人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网站(www.bjsp.gov.cn),按规定格式和内容填写并打印本申请书。

2.本申请书及所有申请材料均须打印。

3.本申请书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4.填写本申请书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申请与受理规定。

未按要求申请的产品,将不予受理。

 

 

 

 

 

 

 

 

 

 

 

 

产品情况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组织状态

 

净含量和规格

 

注册号

 

有效期至

   

批准变更情况

变更内容:

 

 

生产销售情况

□ 生产销售  □ 曾经生产销售  □ 未曾生产销售

申请人

企业名称

 

申请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申请人地址

 

申请人联系方式

 

法定代表人

 

生产地址

 

通讯地址

 

注册申请联系人

 

注册申请联系人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报单位保证书

 

本产品申报单位保证:1.本申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2.申请书内容及所附材料均真实、来源合法,未侵犯他人的权益。其中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均为本产品所采用的方法和由检测本产品得到的试验数据。一并提交的电子文件与打印文件、复印件内容完全一致。如有不实之处,我们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后果。

 

 

 

 

 

 

                                                                 

        申请人(签章)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签字)

                                           

 

 

 

 

 

 

 

 

 

 

 

 

 

 

所附材料(请在所提供材料前的□内打“√”)

□ ⑴ 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延续注册申请书;

□ ⑵ 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复印件;

□ ⑶ 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 4 \* GB2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

□ ⑸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

□ ⑹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跟踪评价情况,包括五年内产品生产、销售、抽验情况总结,对产品不合格情况的说明,以及五年内产品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总结等;

□ ⑺ 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载明事项等内容与上次注册内容相比有改变的,应当注明具体改变内容,并提供相关材料;

□ ⑻ 产品注册申请时承诺继续完成的完整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材料;

□ ⑼ 其他相关材料。

 


附表6

 

受理编号:国食注延TY

受理日期:            

 

 

 

 

 

 

 


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延续注册申请书

                       

 

 

 

 

 

   产品名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

 

 

1.申请人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网站(www.bjsp.gov.cn),按规定格式和内容填写并打印本申请书。

2.本申请书及所有申请材料均须打印。

3.本申请书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4.填写本申请书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申请与受理规定。

未按要求申请的产品,将不予受理。

 

 

 

 

 

 

 

 

 

 

 

 

产品情况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组织状态

 

净含量和规格

 

注册号

 

有效期至

   

批准变更情况

变更内容:

 

 

生产销售情况

□ 生产销售  □ 曾经生产销售  □ 未曾生产销售

申请人

企业名称

中文

 

英文

 

  申请人国家/地区

中文

 

英文

 

申请人地址

 

申请人联系方式

 

生产地址

 

境内申报机构名称

 

境内通讯地址

 

境内注册申请联系人

 

境内注册申请联系人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报单位保证书

 

本产品申报单位保证:1.本申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2.申请书内容及所附材料均真实、来源合法,未侵犯他人的权益。其中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均为本产品所采用的方法和由检测本产品得到的试验数据。一并提交的电子文件与打印文件、复印件内容完全一致。如查有不实之处,我们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后果。

 

          

 

           

                                                                   

       申请人(签章)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签字)

                                                       

 

 

 

                                                              

   境内申报机构(签章)       境内申报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字)

                                           

 

 

 

 

 

 

 

 

 

所附材料(请在所提供材料前的□内打“√”)

□ ⑴ 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延续注册申请书;

□ ⑵ 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复印件;

□ ⑶ 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 4 \* GB2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

□ ⑸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

□ ⑹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跟踪评价情况,包括五年内产品进口、销售、抽验情况总结,对产品不合格情况的说明,以及五年内产品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总结等;

□ ⑺ 产品注册证书及其附件载明事项等内容与上次注册内容相比有改变的,应当注明具体改变内容,并提供相关材料;

□ ⑻ 产品注册申请时承诺继续完成的完整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材料;

= 9 \* GB2 《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或者境外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项的,应当提交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中文译本,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 10 \* GB2 其他申请材料。

 

 

 

 

 

 

 

 

 

 

 


 

附件2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要求(试行)

 

[产品名称] 包括通用名称、商品名称,进口产品还可标注英文名称。

[产品类别]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规定的产品类别(分类)进行标注。

[配料表] 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要求及有关规定。

[营养成分表] 标签上以“方框表”的形式标示每100g(克)和(或)每100ml(毫升)以及每100kJ(千焦)产品中的能量(kJ或kcal)、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含量;选择性标示每份产品中的能量(kJ或kcal)、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含量。当用份标示时,应标明每份产品的量。

能量、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计量单位,标示数值可通过产品检测或原料计算获得。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并应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配方特点/营养学特征] 应对产品的配方特点、配方原理或营养学特征进行描述或说明,包括对产品与适用人群疾病或医学状况的说明、产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特征描述、配方原理的解释等。描述应客观、清晰、简洁,便于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不应导致使用者产生误解。

[组织状态] 描述应当符合产品相应特性。

[适用人群] 根据产品类别,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规定的适用人群或适用的特殊医学状况进行标注,应准确、详细描述所有适用人群。

[食用方法和食用量]

1.食用方法,如口服(或)管饲,以及口服(或)管饲具体用法,包括服用方式、操作要求、食用前的冲调方法、产品应维持的温度、服用速度、产品保存方式等。

2.食用量,描述适用人群在不同营养状况、不同疾病状态下用量;食用量以“每次xx(重量或容量单位,如g、mg、ml等),每日xx次”表示,或以“每次xx(相应的计数单位,如包、瓶等),每日xx次”,或准确标示为ml/日,g/日,kcal/kg体重 ,kJ/kg体重。

3.不同适用人群,其食用量和食用方法不一致时,应分别描述。

[净含量和规格] 单件预包装食品标示净含量;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个单件预包装食品时,在标示净含量的同时还应标示规格。

[保质期]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标注。

[贮存条件] 注明产品的贮存条件,如有必要,注明开封后的贮存条件。如果开封后的产品不易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向消费者特别提示。对贮存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应特别注明。

[警示说明和注意事项] 应在醒目位置标示“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不适用于非目标人群使用” “本品禁止用于肠外营养支持和静脉营养”;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标注“配制不当和使用不当可能引起XX危害” “严禁XX人群使用或XX疾病状态下人群使用”等警示说明,以及“产品使用后可能引起不耐受(不适)” “XX人群使用可能引起健康危害” “使用期间应避免细菌污染” “管饲系统应当正确使用”等注意事项。

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配方食品应标示产品的渗透压。

2.可供6月龄以上婴儿食用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标明“6月龄以上特殊医学状况婴儿食用本品时,应配合添加辅助食品”。

3.“可作为唯一营养来源单独食用”或“不可作为唯一营养来源,应配合添加XX食品”等。

 

附件3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

 

一、基本原则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是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设计试验获得产品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产品配方设计、生产工艺、配制使用、包装规格和包装材料选择、产品贮存条件和保质期的确定等提供支持性信息。

二、适用范围

本研究要求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注册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工作。

三、研究要求

稳定性研究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结合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产品形态、产品配方及工艺条件合理设置。

产品应当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依据产品特性、包装和使用情况,选择性的设计其他类型试验,如开启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等。稳定性试验报告与稳定性研究材料在产品注册申请时一并提交。每一种包装规格产品均应进行稳定性研究。

(一)试验用样品

稳定性研究用样品应在满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及商业化生产条件下生产,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应与注册申请材料一致,包装材料和产品包装规格应与拟上市产品一致。

影响因素试验、开启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等采用一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分别采用三批样品进行。

(二)考察时间点和考察时间

稳定性研究目的是考察产品质量在确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研究中一般需要设置多个时间点考察产品的质量变化。考察时间点应基于对产品性质的认识、稳定性趋势评价的要求而设置。加速试验考察时间为产品保质期的四分之一,且不得少于3个月。长期试验总体考察时间应涵盖所预期的保质期,中间取样点的设置应当考虑产品的稳定性特点和产品形态特点。对某些环境因素敏感的产品,应适当增加考察时间点。

(三)考察项目、检测频率及检验方法

1.考察项目:稳定性试验考察项目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学包括微生物学等方面。根据产品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选取能灵敏反映产品稳定性的考察项目,如产品质量要求中规定的全部考察项目或在产品保质期内易于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项目;以及依据产品形态、使用方式及贮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等增加的考察项目,以便客观、全面地反映产品的稳定性。

2.检测频率:敏感性的考察项目应在每个规定的考察时间点进行检测,其他考察项目的检测频率依据被考察项目的稳定性确定,但需提供具体的检测频率及检测频率确定的试验依据或文献依据。

0月和试验结束时应对产品标准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测。

3.检验方法:稳定性试验考察项目原则上应当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规定的检验方法。国家标准中规定了检验方法而未采用的,或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检验方法而由申请人自行提供检验方法的,应当提供检验方法来源和(或)方法学验证资料。检验方法应当具有专属性并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等相关要求。

四、试验方法

(一)加速试验

加速试验是在高于长期贮存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考察产品的稳定性,为配方和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存条件产品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初步预测产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加速试验条件由申请人根据产品特性、包装材料等因素确定。

如考察时间为6个月的加速试验,应对放置0、1、2、3、6月的样品进行考察,0月数据可以使用同批次样品的质量分析结果。

固态样品试验条件一般可选择温度37℃±2℃、湿度RH 75%±5%。如在6个月内样品经检测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或发生显著变化,应当选择温度30℃±2℃、湿度RH65%±5%的试验条件同法进行6个月试验。

液态样品试验条件一般可选择温度30℃±2℃、湿度RH60%±5%,其他要求与上述相同。

在冰箱(4-8℃)内贮存使用的样品,试验条件一般可选择温度25℃±2℃、湿度RH60%±10%,其他要求与上述相同。

加速试验条件、考察时间等与上述规定不完全一致的,应当提供加速试验条件设置依据,考察时间确定依据及相关试验数据和科学文献依据。

(二)长期试验

长期试验是在拟定贮存条件下考察产品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为确认贮存条件及保质期等提供依据。长期试验条件由申请人根据产品特性、包装材料等因素确定。

长期试验考察时间应与产品保质期一致,取样时间点为第一年每3个月末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末一次,第3年每年一次。

如保质期为24个月的产品,则应对0、3、6、9、12、18、24月样品进行检测。0月数据可以使用同批次样品质量分析结果。试验条件一般应选择温度25℃±2℃、湿度RH60%±10%;对温度敏感样品试验条件一般应选择温度6℃±2℃、湿度RH60%±10%。

长期稳定性试验与加速试验应同时开始,申请人可在加速试验结束后提出注册申请,并承诺按规定继续完成长期稳定性试验。

长期试验条件、考察时间等与上述规定不完全一致的,应当提供长期试验条件设置依据、考察时间确定依据及相关试验数据和科学文献依据。

(三)产品使用中的稳定性试验

目的是考察产品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情况,为产品配制使用、贮存条件和配制后使用期限等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可进行开启包装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包括室温贮存稳定性和冰箱冷藏稳定性等)、模拟管饲试验、产品运输试验、奶嘴试验(婴儿产品)等。提供产品贮存条件、试验方法、取样点、考察项目、考察结果及评价方法等材料。

(四)影响因素试验

    试验条件由申请人根据产品特性、包装材料、贮存条件及不同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高温试验:样品置密封洁净容器中,一般可在温度60℃条件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有关项目。如样品发生显著变化,则在温度40℃下同法进行试验。

2.高湿试验:样品置恒湿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温度25℃、湿度RH90%±5%条件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有关项目,应包括吸湿增重项。若吸湿增重5%以上,则应在温度25℃、湿度RH75%±5%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液体制剂可不进行此项试验。

3.光照试验:样品置光照箱或其他适宜的光照容器内,一般可在照度4500Lx±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有关项目。

试验条件、考察时间等与上述规定不完全一致的,应当提供试验条件设置依据、考察时间确定依据及相关试验数据和科学文献依据。

(五)稳定性承诺

1.当申请注册的3个批次样品的长期稳定性数据已涵盖了建议的保质期,则无需进行稳定性承诺;如果提交的材料包含了至少3个批次样品的稳定性试验数据,但长期试验尚未至保质期,则应承诺继续进行研究直到建议的保质期。

2.产品上市后的稳定性研究。在产品获准生产上市后,应采用实际生产规模的产品继续进行长期试验。根据继续进行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对包装、贮存条件和保质期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与原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不相符的,应当进行变更。

五、结果评价

对产品稳定性研究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结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确定产品的贮存条件、包装材料/容器和保质期等。

六、材料要求

产品注册申请时,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与稳定性研究有关的材料:

(一)试验样品的名称、规格、批次和批产量、生产日期和试验开始时间。

(二)不同种类稳定性试验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等。

(三)包装材料名称和质量要求。

(四)稳定性研究考察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

(五)以表格的形式提交研究获得的全部分析数据,并附相应的图谱。

(六)各考察点检测结果,应以具体数值表示,其中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应标示其与首次检测结果的百分比。计量单位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不宜采用“符合要求”等表述。在某个考察点进行多次检测的,应提供所有的检测结果及其相对标准偏差(RSD)。

(七)产品在贮存期内存在的主要风险、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和表现,产品稳定性试验种类选择依据,不同种类稳定性试验条件设置、考察项目和考察频率确定依据,稳定性考察结果与产品贮存条件、保质期、包装材料及产品食用方法确定之间的关系,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试验结论。



附件4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生产企业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

序号

核查项目

对应要求

核查内容

核查结果

核查结论

核查记录

1

*

生产企业资质

申请人应当为拟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生产企业和拟向我国境内出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

1.境内生产企业:核查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

2.境外生产企业:核查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如产品未上市销售,可不核查。

1.申请人相关资质符合要求;2.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和(或)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载明的信息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一致。

□符合

 

1.申请人相关资质不符合要求;2.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和(或)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载明的信息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不一致。

□不符合

 

2

*

研发能力

申请人具备与所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适应的研发能力,设立研发机构,配备专职的具有食品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者相应专业能力的研发人员。

1.核查申请人研发场所、配备的设施、设备、检验仪器;2.核查是否有专职的研发人员,人员资质、数量是否与产品研发相适应;3.是否有文件明确规定研发机构职责、权限等。

1.申请人设立研发机构;2.有与产品研发相适应的场所,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3.配备专职的有食品、药品、营养学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者相应专业能力的研发人员,人员数量与产品研发相适应;4.有文件明确规定研发机构职责、权限。

□符合

 

1.申请人未设立研发机构;2.研发场所或配备的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不能满足产品研发需要;3.无专职研发人员或人员资质、数量不能满足产品研发需要;4.无文件规定研发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或职责权限规定不明确。

□不符合

 

3

研发材料

有与产品研发相关的文件和原始记录。

查看与产品研发相关的文件和原始记录,如产品配方设计、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稳定性试验研究材料等。

1.有与产品研发相关的文件和原始记录,文件和原始记录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一致;2.研发相关文件和原始记录完整,可追溯。

□符合

 

1.产品研发材料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基本一致;2.研发相关文件和原始记录不完整,有部分缺失。

□基本符合

 

1.产品研发材料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不一致;2.研发相关文件或原始记录系统性缺失或不可追溯;3.无研发相关文件和(或)原始记录。

□不符合

 

4

*

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生产企业按照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查看生产企业相关资质证明文件等,核实生产企业是否按照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建立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生产企业按照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建立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符合

 

生产企业未按照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建立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不符合

 

5

生产人员

生产企业应配备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人员资质符合岗位要求,人员数量满足生产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生产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1.查看生产企业组织机构图、人员花名册等,核实生产企业是否配备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人员资质是否符合岗位要求,人员数量能否满足生产需要。2.查看培训计划和培训签到表,确认生产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上岗。

1.生产企业配备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人员资质和数量符合要求;2.生产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上岗。

□符合

 

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资质和数量基本符合要求;2.部分生产操作人员未经培训后上岗。

□基本符合

 

1.生产企业未配备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或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或生产操作人员资质和(或)数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3.生产操作人员未经培训后上岗。

□不符合

 

6

*

生产条件

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满足生产要求;存在引起食物蛋白过敏等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不得与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共线生产。

 

1.现场查看生产车间、生产设施和设备是否满足生产要求;2.查看是否建立制度规定存在引起食物蛋白过敏等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不得与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共线生产;3.查看设备使用记录、批生产记录、出入库台账等,核查是否有存在引起食物蛋白过敏等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与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共线生产的情况。

 

1.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生产设施和设备能满足生产要求;2.建立制度规定存在引起食物蛋白过敏等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不得与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共线生产;3.设备使用记录、批生产记录、出入库台账等证明存在引起食物蛋白过敏等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与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共线生产。

□符合

 

1.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生产设施和设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2.未建立制度规定存在引起食物蛋白过敏等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不得与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共线生产;3.设备使用记录、批生产记录、出入库台账等证明有存在引起食物蛋白过敏等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与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共线生产情况。

□不符合

 

7

生产区域划分

根据生产需要划分生产区域,设置洁净区级别。

1.现场确认是否根据物料特性、生产工序和设备等因素划分不同的生产区域;2.各生产区域洁净级别设置是否合理,能否满足不同工序生产要求。

1.根据生产需要划分生产区域;2.各生产区域洁净级别设置合理、有有效的隔离措施并满足不同工序生产要求。

□符合

 

1.生产区域划分不尽合理但基本满足生产要求;2.各生产区域洁净级别基本满足不同工序生产要求。

□基本符合

 

1.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划分不合理;2.无有效的隔离措施,存在交叉污染风险;3.洁净级别设置不合理和(或)不能满足不同工序生产要求。

□不符合

 

8

 

洁净作业区要求

1.洁净作业区应当安装空气净化系统,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必须经过净化;2.有文件规定对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情况及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并定期进行检验;3.有监测和检验记录;4.温度、湿度、压差、尘埃粒子、微生物、换气次数、送风量等数据符合要求。

1.核查洁净作业区是否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系统运行是否正常;2.是否有文件规定应当对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情况、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并定期进行检验;3.是否有监测、检验相关记录;4.压差、温度、湿度、尘埃粒子、微生物等监测数据是否符合要求;5.查看是否有定期的洁净区空气质量检验报告,报告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1.洁净作业区安装了空气净化系统,系统运行正常;2.有文件规定对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情况及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和定期检验,并按规定执行;3.相关记录完整规范;4.压差、温度、湿度、尘埃粒子、微生物等监测数据符合规定5.有定期的洁净区空气质量检验报告,报告中数据符合要求。

□符合

 

1.执行文件规定但执行中有缺陷;2.相关记录不完善;3.温度、湿度、压差、尘埃粒子、微生物等数据基本符合要求;4.洁净区空气质量检验报告中检验数据基本符合要求。

□基本符合

 

 

 

 

 

1.洁净作业区没有安装空气净化系统或系统运行不正常;2.没有文件规定对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情况和(或)洁净区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和定期检验,或有规定但未按规定执行;3.无相关记录或记录系统性缺失;4.温度、湿度、压差、尘埃粒子、微生物等监测数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要求;5.无洁净区空气质量检验报告或检验报告中数据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

 

9

生产设备

生产企业应配备符合产品特性并能满足产品生产要求的生产设备,设备布局合理;设备设计、安装、运行和性能经过确认,确认方案经过审核、批准;有设备确认记录。

1.查看生产车间,核实配备的生产设备符合产品特性并能满足产品生产要求;2.查看生产设备布局是否合理;3.查看是否有设备运行状态标识;4.查看是否有与申请注册产品生产相关的设备使用记录;5.核查是否有文件规定设备设计、安装、运行和性能应当经过确认,确认方案是否经过审核、批准;6.是否有设备确认记录,记录是否完整。

1.生产企业配备符合产品特性并能满足产品生产要求的生产设备;2.设备布局合理;3.有设备运行状态标识;4.有与产品生产相关的设备使用记录,记录完整且与申报产品相关内容一致;5.设备设计、安装、运行和性能经过确认,确认方案经过审核、批准;6.有设备确认记录,记录完整。

□符合

 

 

 

 

1.生产企业配备的生产设备基本满足产品生产要求;2.设备布局有缺陷;3.设备使用记录不规范;4.设备运行状态标识有缺陷。

□基本符合

 

1.生产企业配备的生产设备不能满足产品生产要求;2.设备布局不符合生产要求;3.无设备运行状态标识或状态标识的定义不明确;4.无与申报产品生产相关的设备使用记录或记录与申报产品相关内容不一致;5.未建立文件规定设备设计、安装、运行和性能应当经过确认;6.设备设计、安装、运行和性能未全部经过确认或确认方案没有经过审核、批准;7.无设备确认记录。

□不符合

 

10

物料采购管理,供应商审计、确定和变更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物料采购管理制度,规定物料从符合规定的供应商购进,物料采购应当有记录。对关键供应商应当进行审计,供应商确定和变更应当进行评估。

 

1.查看生产企业是否建立物料采购管理制度;2. 查看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供应商相关资质证明文件等,确认物料来自合格的供应商,有物料采购记录;3.查看是否有合格供应商名录及关键供应商审计记录;4.查看是否有物料供应商的确定及变更的管理规定;5.抽查主要物料供应商的确定是否符合上述规定。

1.生产企业建立了物料采购管理制度;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从符合规定的供应商购进,有物料采购记录;3.有合格供应商名录及关键供应商审计记录;4.建立了供应商确定及变更的管理规定;5.主要物料供应商的确定符合上述要求。

□符合

 

1.物料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有缺陷;2.供应商名录及关键供应商审计记录不规范;3.供应商确定及变更未进行有效评估;4.主要物料供应商的确定基本符合要求;5.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采购记录不完善。

□基本符合

 

1.生产企业没有建立物料采购管理制度;2.部分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没有采购记录或供应商不符合规定;3.无供应商名录;4.无关键供应商审计记录;5.供应商确定及变更未进行评估;6.主要供应商的确定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

 

11

物料验收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物料验收制度,规定物料采购后应当进行验收。从国内购进的物料有出厂检验报告书和/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全项目检验报告;从国外购进的物料有原产地证明、检验报告及通关记录。物料验收应当有记录。

1.查看生产企业是否建立物料验收制度;2.查看物料验收材料是否符合要求;3.查看是否有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验收记录。

1.生产企业建立物料验收制度;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验收材料齐全并符合要求;3.有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验收记录。

□符合

 

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验收材料基本齐全但记录不完善。

□基本符合

 

1.生产企业未建立物料验收制度或不按规定执行;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验收材料不符合要求;3.无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验收记录。

□不符合

 

12

物料检验放行

物料有内控标准,生产企业按内控标准对物料进行检验,合格后使用。有能准确反映物料数量变化及去向的相关记录。

1.查看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是否均有内控标准,是否按内控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使用;2.查看出入库台帐等,确认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发放有记录且记录及时完善。

1.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均有内控标准;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按内控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使用;3.有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发放记录,记录完善。

□符合

 

1.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均有内控标准但未完全按规定进行检验;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发放有记录,但记录不及时不完善。

□基本符合

 

1.部分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没有内控标准;2.物料有内控标准但部分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未按规定经检验合格后使用;3.没有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发放记录或记录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

 

13

物料贮存

物料贮存区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物料有标识并按品种、规格、批号等分别存放,能够避免差错、混淆和交叉污染;特殊物料按规定贮存条件贮存。

1.查看生产企业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贮存面积和空间;2.查看贮存区是否有分区,分区设置是否合理;3.查看物料是否按照品种、规格、批次等分类存放;4.查看物料是否有标识,标识内容是否齐全;5.查看物料是否按规定条件贮存。

1.贮存区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2.贮存区有分区且分区设置合理;3.物料有标识且标识完整规范;4.所有物料按规定条件存放和贮存。

□符合

 

1.贮存区面积和空间基本与生产规模相适应;2.分区不尽合理;3.物料未完全按照品种、规格、批次等分类存放;4.物料标识不规范但能对物料进行有效辨识;5物料未完全按照规定条件贮存。

□基本符合

 

1.贮存区面积和空间与生产规模不相适应;2.贮存区未设置分区;3.物料标识不能对物料进行有效辨识;4.物料存放混乱易混淆;5.特殊物料未按规定条件存放或贮存。

□不符合

 

14

*

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不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产品直接接触的生产用水采用去离子法或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应符合纯化水卫生标准。

1.查看生产用水和与产品直接接触的生产用水是否符合相应要求;2.查看与产品直接接触的生产用水制备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1.生产用水及直接接触产品的生产用水符合相应要求;2.直接接触产品的生产用水制备方法符合要求。

□符合

 

1.生产用水和(或)直接接触产品的生产用水不符合相应要求;2.直接接触产品的生产用水制备方法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

 

15

生产操作规程

生产企业建立的生产管理文件规定了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形态,产品配方,确定的批量,生产工艺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

1.查看生产企业建立的生产管理文件是否规定产品生产工艺规程;2.工艺规程是否为现行版本;3.工艺规程中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相关内容是否与注册申请材料一致;4.工艺规程是否规定了各关键工序的收率要求,是否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及单位换算说明;5.工艺规程是否规定了包括包装工序在内的物料平衡计算方法,物料平衡概念和收率概念是否混淆等。

1.生产企业建立的生产管理文件规定了产品生产工艺规程;2.工艺规程为现行版本;3.工艺规程中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内容与注册申请材料一致;4.工艺规程规定了各关键工序的收率要求,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及单位换算说明;5.工艺规程规定了包括包装工序在内的物料平衡计算方法,物料平衡和收率概念无混淆。

□符合

 

1.工艺规程中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相关内容与注册申请材料基本一致但不完善;2.生产工艺规程内容全面但部分内容有待完善。

□基本符合

 

1.生产管理文件未规定产品生产工艺规程;2.工艺规程不是现行版本;3.工艺规程中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相关内容与注册申请材料不一致;4.未规定各关键工序的收率要求及包括包装工序在内的的物料平衡计算方法;5.物料平衡概念和收率概念不清楚。

□不符合

 

16

物料称量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双人复核制度,规定物料经信息核对后称量。物料信息核对和称量环节应当经过复核确认并有记录。

1.查看生产企业是否建立双人复核制度;2.查看与试制样品相关的记录,确认物料经信息核对后称量,物料信息核对和称量环节经过复核确认;3.查看是否有相关记录。

1.生产企业建立双人复核制度;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在信息核对后称量,信息核对和称量环节经过复核确认;3.有相关记录,记录完善。

□符合

 

1.物料信息核对记录不完善;2.物料称量记录不完善。

□基本符合

 

1.生产企业没有建立双人复核制度;2.物料信息核对环节没有经过复核确认;3.物料称量环节没有经过复核确认;4.没有相关记录或记录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

 

17

投料和生产

投料前核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种类、投料量等信息,确保按规定配方进行投料,并按生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投料和生产过程应有复核并记录。

1.查看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生产工艺规程、批生产记录等,确认投料与注册申请材料中产品配方要求一致;2.确认生产过程与注册申请材料中生产工艺一致;3.确认投料和生产过程经过复核确认;4.投料、生产过程均有记录,记录完善。

1.试制样品投料与注册申请材料中产品配方要求一致;2.试制样品按注册申请材料中生产工艺进行生产;3.投料和生产过程经过复核确认;4.投料、生产过程均有记录,记录完善。

□符合

 

1.试制样品投料记录不完善;2.试制样品生产过程记录不完善。

□基本符合

 

1.试制样品投料与注册申请材料中产品配方要求不一致;2.试制样品未按注册申请材料中生产工艺进行生产;3.投料没有经过复核确认;4.生产过程没有经过复核确认;5.无投料记录;6.无生产过程记录。

□不符合

 

18

物料平衡检查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物料平衡检查制度,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进行物料平衡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应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

1.核查生产企业是否建立物料平衡检查制度;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是否经过物料平衡检查,平衡确认是否经质量管理部门或车间主管人员审核核查;3.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在平衡超出规定限度时是否按规定进行分析处理并有相关记录。

1.生产企业建立了物料平衡检查制度;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经过物料平衡检查,平衡确认经质量管理部门或车间主管人员审核;3.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在平衡超出规定限度时按规定进行分析处理并有相关记录,记录完善。

□符合

 

1.物料平衡检查制度有待完善;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平衡检查记录不完善,或物料平衡确认未经质量管理部门或车间主管人员审核。

□基本符合

 

1.生产企业没有建立物料平衡检查制度;2.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没有经过物料平衡检查;3.与试制样品相关的物料在平衡超出规定限度未按规定进行分析处理。

□不符合

 

19

清场

每批产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应当清场,填写清场记录并纳入批生产记录。投料前确认前次清场情况,确认结果应当有记录。不同品种的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时,应有设备、厂房、容器等清洗验证方案及报告。设备、厂房、容器等经过有效清洁,确保产品切换不对下一批产品产生交叉污染。

1.检查生产企业是否建立清场管理规程;2.生产后是否有清场操作记录并经检查确认;3.现场检查生产车间状态,查看设备是否清洁,有无遗留与下次生产无关的物品等;4.检查有无清场状态标识,标识是否明确;5.存在不同品种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情况的,检查是否有设备、厂房、容器等清洗验证方案及报告;设备、厂房、容器等是否经过有效清洗。

1.企业建立了清场管理规程;2.每批产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均有清场记录,记录完善并经确认;3.现场有清场合格凭证;4.生产车间设备清洁,无遗留与下次生产无关的物品;5.存在不同品种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情况的,有设备、厂房、容器等清洗验证方案并进行有效清洁,清洗验证报告和记录能够证明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污染。

□符合

 

1.建立清场管理规程但执行有缺陷;2.清场状态标识不明确;3.清场记录不完善。

□基本符合

 

1.企业未建立清场管理规程;2.批生产记录中一批次或一批次以上产品没有清场记录;3.清场不彻底,遗留与下次生产无关的物品;4.无清场记录;5.无清场合格凭证;6.存在不同品种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情况的,没有设备、厂房、容器等清洗验证方案和(或)报告或未严格执行;7.清洗验证方案、报告或记录不能证明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污染。

□不符合

 

20

批生产记录

每批试制样品均有批生产记录,详细记录产品生产过程并可追溯。批生产记录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操作者、复核者,有关操作与设备名称,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及特殊问题记录等。

1.查看每个批次试制样品是否均有批生产记录;2.批生产记录内容是否能够追溯到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所有情况;3.批生产记录是否包含了关键生产步骤的描述和记录;4.批生产记录内容是否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一致。

1.每个批次试制样品均有批生产记录;2.批生产记录内容全面,能反映出该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有关的所有情况;3.包含了关键生产步骤的描述和记录;4.批生产记录可追溯;5.批生产记录内容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一致。

□符合

 

批生产记录中非关键生产步骤的描述和记录不全面。

□基本符合

 

1.一批次或一批次以上试制样品没有批生产记录;2.批生产记录内容不能反映该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情况;3.无关键生产步骤的描述和(或)关键生产步骤描述记录不全面;4.批生产记录不可追溯;5.批生产记录内容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不一致。

□不符合

 

21

稳定性考察记录

申请人应当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考察应当有考察方案和考察结果报告。考察方案和考察结果报告符合要求。

1.核查申请人是否有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2.考察方案内容是否全面,考察项目、考察时间等设置是否科学合理;3.是否按照稳定性考察方案进行考察,并有相应考察记录、检验记录和考察报告;4.记录和报告是否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一致。

1.有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2.考察方案内容全面,考察项目、考察时间等设置科学合理;3.按照稳定性考察方案进行考察,并有相应考察记录、检验记录和考察报告;4.记录和报告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一致。

□符合

 

1.有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但方案内容记录不全面;2.考察记录、检验记录或考察报告有缺陷。

□基本符合

 

1.申请人无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2.考察项目或考察时间等设置不合理;3.未完全按照稳定性考察方案进行考察;4.考察记录、检验记录和(或)考察报告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不一致。

□不符合

 

22

检验能力

检验机构具备的检验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能够满足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国家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逐批检验的要求;检验仪器、设备的性能、精密度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有合格计量检定证书;有与检验项目相适应的专职人员。

1.查看检验部门检验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等能否对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2.现场查看检验仪器、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3.查看检验人员花名册,确认配备的检验人员能够满足检验要求。

1.检验部门配备的检验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等能满足检验要求;2.检验仪器、设备的性能、精密度能达到规定要求并有合格计量检定证书;3.配备的检验人员满足检验要求。

□符合

 

1.配备的检验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等能基本满足检验要求;2.个别非关键仪器、设备未经计量检定;3.配备的检验人员基本满足检验要求。

□基本符合

 

1.检验部门配备的检验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等不能满足检验要求;2.配备的检验人员不能满足检验要求;3.部分检验仪器、设备未经计量检定。

□不符合

 

23

检验制度

申请人应建立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检验设备管理制度。

核查申请人是否建立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检验设备管理制度。

1.申请人建立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并有效执行;2.有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3.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按规定保存完好,原始记录可复现检验全过程且记录规范;4.检验合格证号能追溯到检验报告。

□符合

 

1.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或)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内容不全面或执行有缺陷;2.个别检验报告未按规定保存;3.检验原始记录不规范。

□基本符合

 

1.无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或)检验设备管理制度,或未执行制度;2.原始记录未按规定保存或有缺失;3.检验合格证号不能追溯到检验报告;4.原始记录不能复现检验全过程。

□不符合

 

24

检验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检验质量体系文件,文件对产品质量要求中全部项目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规程。

1.核查申请人是否建立包括检验方法、检验规程等内容的检验质量体系文件;2.是否对产品标准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规定并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3.查看原始检验记录,确定是否采用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4.确认是否有可追溯的检验原始记录。

1.申请人建立了完善的检验质量体系文件;2.检验质量体系文件对产品标准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建立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规程,并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3.有与申请注册产品相关的检验记录及其他原始记录,记录符合要求;4.产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5.有可追溯的检验记录。

□符合

 

1.检验质量体系文件完整但存在缺陷;2.检验方法和检验规程不完善;3.检验记录完整但不规范。

□基本符合

 

1.检验质量体系文件未对产品质量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建立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规程;2.部分检验方法未经验证3.未完全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4.无检验记录或检验记录系统性缺失;5.检验记录中相关内容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不一致。

□不符合

 

 

说明:

1.本表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时对生产企业试制样品现场进行的核查工作。

2.现场核查项目分为: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检验能力、生产场所、设备设施、人员、物料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八个部分共24个核查项目,其中关键核查项目5个(“*”项目为关键核查项目,其他为一般核查项目)。

3.判定原则:当符合项中规定的内容全部符合的,该核查项目核查结论为符合;存在基本符合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情形的,该核查项目核查结论为基本符合;存在不符合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情形的,该核查项目核查结论为不符合。

     当全部核查项目的核查结论均为符合的,核查单位作出通过现场核查的决定;当任何1个至4个核查项目核查结论为基本符合的,申请人对基本符合项进行整改,整改应在10日内完成。申请人认为整改到位的,由当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核查确认并签字,核查单位作出通过现场核查的决定;当任何1个关键核查项目的核查结论为不符合、或5个及以上核查项目为基本符合、或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核查单位作出不予通过现场核查的决定。

4.根据技术审评需要,还可以对申请人提交的申报资料涉及的其他项目进行现场核查。

 

协会简介|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加盟我们|网站声明|意见投诉|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