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河北食品网!服务热线0311-88616684
ad
首页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下一页】 【上一页】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 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发表时间:2021-03-04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

重点专项 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为支撑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农民增收、助力后疫情时代新业态形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专项围绕解决食品制造和农产品物流瓶颈问题,提高食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2021 年启动 8 个任务方向,实施年限为 2021-2025 年。

1中华传统与民族特色食品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中华传统与民族特色食品质构、风味、色泽等品质形成机理不清,调控技术缺乏等关键问题,研究谷物、豆类、畜禽、水产等大宗特色食材在煮制、蒸制、炸制、烤制、腌制等典型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解析不同食材原料加工适应性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典型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素的含量及结构变化规律,解析加工过程中食品主要营养素、典型外源配料/加工助剂的互作影响,明确其对消化、吸收、代谢与转化过程的影响规律与机制;揭示典型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内外因素对其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危害因子形成的关联影响规律,建立调控工艺。要达到的成效和主要考核指标:阐明 10 种以上典型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质构、风味、色泽等感官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揭示典型传统食品加工工艺中 4 种以上主要营养素的结构变化与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消化、吸收、代谢与转化规律;揭示 5 种以上典型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内外因素对产品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危害因子形成的影响规律;建立调控工艺 8-10 个,构建传统食品感官、营养、健康和品质间的平衡策略。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2方便主食食品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国传统主食食品存在营养不全面、产品结构单一、品质易劣变、规模化不足等问题,重点研究以小麦、稻米、玉米和杂粮为主要原料,以畜禽水产、蔬菜和菌类等为辅料,开展主食食品工艺挖掘与优化升级、特征风味与质构保持、主食原料关键组分修饰与改性、全营养精准设计与多源性配料制备、方便主食保质保鲜和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创制蒸煮类和烘焙/煎烙类厨房预调理方便主食新产品;集成新型冷冻、智能包装和中央厨房制造等新技术和新装备,开展方便主食食品定制式组合设计与开发研究,建立规模化和智能化示范生产线。要达到的成效和主要考核指标:突破方便主食食品加工新技术不少于 15 项;创制方便主食新产品 25 个以上,研发多源性新配料不少于 20 种,制订标准或规范 15-20 项,建立年生产 5000吨以上规模的示范生产线 4-6 条。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3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创新及示范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婴配乳品核心配料依赖进口、制备关键技术落后等问题,研究鲜奶中各组分高效分级分离技术与母乳化组分生物制备技术;研究大宗功能性乳基料规模化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乳铁蛋白等功能性乳蛋白、低致敏性等功能性乳肽制备与功效评价技术;研究母乳化结构脂肪与低聚糖等核心配料的定向水解、生物转化等技术;研究适于婴配乳品高活性、稳定性益生菌的制备技术。要达到的成效和主要考核指标:构建我国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加工技术体系 1-2 套;形成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生物加工关键技术 5-10 项;开发功能性新型核心配料 10-15 个;筛选适于婴配乳品核心益生菌株 10-15 株;建立中试示范线 3-5 条,产业化生产示范线 2-3 条;制定成套技术规程和标准 5-10 个。拟支持项目数:1-2 项。实施机制:企业创新联合体。

4高端生鲜肉智能化加工工艺创新及产业化示范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生鲜肉加工效率低、保质期短、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研究胴体及分割肉的食用品质特性和加工特性,基于畜禽品质大数据,研发智能分级分割技术;研究生鲜肉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组的时空变化,研发冰温保鲜、真空包装、活性包装等生鲜肉品质智能保持新技术;研发低温高湿以及物理场辅助的原料肉解冻技术,开发智能化的预处理、腌制、保鲜等生鲜肉调理加工新技术;研究活性物质分离提取、调制加工等鲜肉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技术;集成智能化的分级分割、保鲜、包装、副产品高值化利用、调理加工等新技术,开发高品质生鲜肉产品和调理肉制品,并进行产业化应用。要达到的成效和主要考核指标:研发生鲜肉加工新技术15-20 项,开发新产品 25-30 种,生产工艺智能化率提升到 15%,生产效率提高 40%,形成示范生产线 5 条以上;气调包装生鲜肉货架期延长至 10 天以上,真空包装生鲜肉延长至 30 天以上;副产物综合利用率提高至 65%,调理肉腌制时间缩短至 6 小时以内。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5大宗油料绿色加工及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主要大宗油料(大豆、油菜籽、花生等)加工业能耗水耗及排放高、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功能性差及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研究植物油料油脂析出及控释机理,研发生物解离、临界萃取、电化学氢化、稳态预处理等绿色与节能加工新技术;突破油料柔性处理、油脂绿色精炼、功能性脂质分子修饰与改性技术,制备营养成分保全、功能显著的高品质油脂产品;研究油料蛋白提取、功能性成分保留及有害风险因子消减等关键技术,研制高效节能智能化加工新技术及装备;开发健康油脂、功能性蛋白、膳食纤维、高活性功能性成分等高值化新产品,并开展植物油料绿色加工和高值化利用产业化示范。要达到的成效和主要考核指标:研发植物油料绿色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技术 15-20 项;开发高值化新产品 25-30 种。研制高效节能智能加工装备不少于 10 台(套),生产效率提高 20%;形成示范生产线 5 条以上,实现植物油料加工能耗和水耗分别降低 15% 20%,污染物排放降低 20%以上,资源利用率提高 15%以上,维生素 E、植物甾醇等功能性油脂伴随物保留率达到 80%以上,反式脂肪酸等有害成分下降 30%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6大宗粮食加工增值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东北大宗原粮及北方小麦加工转化少、产品单一、副产物利用不足等问题,研究原粮低成本节能干燥技术,降低原粮的霉变损耗;研究稻谷、小麦加工精度对成品感官品质、蒸煮或焙烤工艺的影响,研制智能化精准加工与成套装备。研究干燥方式对玉米淀粉、蛋白、胚芽油品质影响机理与规律;建立大米、面粉的营养和感官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开发营养与感官品质平衡型米面制品;研究米糠、麸皮稳定化技术和梯次利用技术,开发玉米胚芽、米糠油适度精炼与特征营养素减损富集技术、米糠蛋白提取技术;研究玉米各组分的精准分离提取、高效生物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开展产业化示范。要达到的成效和主要考核指标:开发原粮低成本干燥技术2-3项,成本降低10%以上,开发原粮精准加工装备2-3台,单位电耗下降10%以上;开发稻谷、小麦加工精度与多维度品质评价技术3-5项;突破米面主产品精准加工、玉米组分精准分离、粮食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分离与转化增值利用技术15-20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20-30个;制定相关技术规程或标准15-20项,建成或改造示范生产线3-5条,综合年产量规模达到5000-8000吨。拟支持项目数:1-2 项。实施机制:部省联动,企业创新联合体。

7生鲜农产品产后供应链保鲜减损与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研发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生鲜农产品产后流通过程品质劣变快、腐烂损耗严重,产业适用技术缺乏、标准化程度低,产业链可控能力弱等问题,研究主要生鲜农产品产后供应链产品与环境应激响应互作调控,提出基于生物、化学和物理手段的保质减损控制措施;研创新型高效绿色防腐剂,明晰其使用的技术特性;开发新型保鲜剂;研发绿色防腐保鲜纳米材料及其精准控释保鲜技术;研创保鲜剂减量增效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构建基于不同物流业态需求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要达到的成效和主要考核指标:创制新型高效绿色保质保鲜技术与产品 20-30 种,新型绿色安全保鲜剂 10-15 种,开发环保可降解保鲜包装材料 5-10 种;开发保鲜剂减量增效关键技术 3-5 个,保鲜剂用量减少 50%,配套装备 2-3 套;构建产后供应链保鲜减损与节本增效标准化体系 3-5 个,建立示范基地 5-8 个;实现生鲜农产品优质供给率达到 80-90%,产后损耗率下降至 10-15%,商品价值提升 30%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8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与绿色智慧仓储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针对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的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产后质量分类判别与商品化处理的保质减损关键技术瓶颈,粮食储藏精细化管理技术绿色化和智能化不足等问题,研发基于信息和基因技术的优质粮食判别技术,粮食收购定级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建立粮食检验校验技术体系;研究智能环保分级与干燥技术,建立基于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粮食质量追溯平台,构建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技术体系;研究智慧粮库散粮进出仓作业智能管控技术体系,建立高标准粮食仓房技术体系和标准;研发绿色生态、节能增效的安全低温储粮智能化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研发仓储远程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要达到的成效和主要考核指标:研制质量分级检验仪器 10台以上;建立粮食质量追溯示范应用基地 5-10 个;研制智能环保的粮食处理分级以及绿色保质高效干燥新装备 10-15 台(套);研究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技术 5-10 项;研发智慧粮库高效进出仓及安全储藏保质增效新工艺新技术 10-15 项,建立技术示范应用中心 5-10 家,优质粮食储存品质保持率达到 80%以上,减少粮食产后收储运损耗 20-30%;制修订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10-15项。拟支持项目数:1-2 项。实施机制:部门协同,企业创新联合体。

 

 

协会简介|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加盟我们|网站声明|意见投诉|友情链接